各種自媒體,企業,渠道商,喊了幾年的口號,合規、合規、合規.......... 幾年下來了,合規上并沒有對藥企、醫藥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對醫藥人、藥企,打擊最大的應該是國家的政策—4+7集采。最近,賽諾菲的—氯沙坦鉀片、華潤賽科的—氨氯地平、北京嘉林的—阿托伐、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分散片,瑞舒伐等,這些品種的降價,給藥廠、代理商上上下下市場人員,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針對每個產品的產品線而言,不夸張的說,團隊解散是必然。做這類產品的醫藥代表們,近期的日子,猶如天天放在火上烤。加上國家整頓醫療市場的費用去向,導致部分企業票開不了,錢拿不到;企業代理商紛紛組建合規部,導致醫藥代表被繁瑣的事情折騰的焦頭爛額。折騰到最后,致命一擊又來了—量大的仿制藥,集采是必然,最后必然演變成:大部分醫藥人“無藥可做”!
合規體系,可以通過培訓學習、調整摸索,實踐摸索逐漸建立起來,但無藥可做,廠家和代理商獨守空碗,面面相覷,讓上下客戶,資源在降價的過程中自然消亡,多年組建的團隊和市場資源毀于一旦,對于企業和代理商來說,真的是有苦難言!
4+7集采,雖說只有25個品種,但形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25個品種不僅影響同通用名產品,同治療領域的品種無一例外受到影響。
比如,恩替卡韋分散片,抗乙肝病毒一線用藥,醫生患者都一致認可,無需教育,0.5g*21片,中選價3.83元,原研藥品之前一盒五六百元,價格相差如此懸殊,你讓同類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在醫院怎么和病人解釋?在藥店同類品種又怎么保持高價?更不用說一些療效無法自證的中成藥,一系列的藥品價格崩潰是遲早的。
相關專家測算過,一個帶量采購的藥品,至少可以影響同領域4-5個藥品,帶量采購只需2-3輪下來,醫院常用的200-300個品種基本都會受到嚴重的價格沖擊,而這樣的時間節點最多兩年時間,給予企業、醫藥人轉型轉變運營思路的時間,確實不多了。
所以,4+7集采19億的采購量,集采擴圍33.69億,從量上看,也就是京滬一家大三甲醫院一年的藥品采購量,但其采購規則和使用管理,卻對其他品種造成影響巨大。價格公布當天,股市一片慘綠,整個行業大眼對小眼,入局的、外圍的,都異常關注,就是這個道理。
而這兩三百個品種,基本上就是醫院主流用藥,未來如果嚴格執行“986的1+X模式(基層/二級/三級醫院基藥配備不得低于90%/80%/60%),基本的用藥將會是基藥,確保基藥之后,醫院才會考慮非基藥。
并且,醫保還在剔除地方增補品種,只需三年,按40%、40%、20%的調出節奏,過去的“大品種”基本上會被悉數干掉。沒被干掉的,在醫院也是受到嚴格監管,臨床路徑、DRGs、處方點評,昔日的大品種走下神壇。這樣一來,一個接一個的品種不是價格空間被擠干,就是奄奄一息。算一下,作為醫藥人的我們,大家手里的牌還有幾張?大多數廠商基本就沒牌可出了。
病人無藥可治是悲劇,醫藥人做了一輩子藥到最后“無藥可做”亦是悲劇,一個諾大的藥廠,少說也有幾百號員工,無藥可做,這些人怎么辦?混吃等死?掰開指頭一算,退休還有得好幾年,上有老、下有小,不能讓長輩操心、讓小孩失望,到底怎么辦呢?
目前政策基本面已經明朗,各種自媒體針對4+7解讀鋪天地,如果還看不清形勢,那我們真離被這行業淘汰的時間可以數得出來了。政策不可逆轉,抱怨、過度焦慮都解決不了問題,唯有靜下心來,好好盤點一下自己手中的牌,能打的還有幾張?如果沒有,該怎么辦?還是提前轉型呢!
手中能打的牌,第一是要確保有一定的價格空間,沒有空間無論什么營銷方式都將失靈,只能有一種模式:渠道銷售。當然,這個渠道具體是傳統商業渠道、快批還是電商渠道,可以討論,但之前的推廣方式將不復存在,利潤扛不起。
第二,手中的牌要有治療價值,沒有治療價值,只有空間,未來還是一樣被廢!過去那套醫保獨家空間好的產品邏輯已經基本失靈。抗菌素、中藥注射劑以及一些單獨定價仿制藥、優質優價中成藥就是靠這一邏輯做起來的,現在逐個被廢。
第三,手中的牌一定要有競爭優勢,不僅僅同一治療領域,也要在政策面前能夠站住腳。該進醫保時,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能夠解釋性價比,該讓醫生用起來時,有足夠的循證支持。現在沒有競爭優勢的品種,要發現潛力,挖掘出別人看不到的亮點出來,逐漸從循證、真實世界研究、衛生經濟學上補齊短板。
優勢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積累的過程,要從浩如煙海的藥品批文中發現、挖掘出存量的潛在大品種不容易,有大品種的潛質,但真正打造出大品種更不易,這需要科學的方法不斷探索、實踐。
總結: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加強藥事管理轉變藥學服務模式的通知》相繼出臺,在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強化合理用藥和藥品控費,促進藥學服務轉型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會議要求制定實施國家用藥管理辦法,無疑強化了國家基藥和國家醫保兩個目錄“兜底”的作用,同時也堅定了推動醫療機構首先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醫保目錄藥品的的決心,體現了以價值醫療為導向的“騰籠換鳥”將堅定推進,從而從根本上鏟除以藥補醫的多年頑疾,讓醫生回歸醫療本質,藥品回歸學術初衷,而國家政策的改變,最受傷的也必然是醫藥中間環節的經銷商們,接下來如何轉型,或者轉型升級是醫藥人必走之路。